普斯卡什和迪斯蒂法诺,各大平台著名足球评论员经常有人说梅西球王?
首先感谢受邀回答问题。
作为一名足球迷,身处绝代双骄的时代,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对每一名球迷都是如此。C罗和梅西,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都是无可争议当今足坛金字塔最顶尖存在,只要你关注足球,就无法忽视。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一名现役球员可以逾越,甚至平起平坐!
本人是C罗的球迷,但也从不否认梅西的伟大。梅西作为一名巴萨青训营出身的天才球员,有着纯正的巴萨血统,平台和起点都是C罗所不能及的。一出道就技惊四座,球风灵动飘逸,赏心悦目,既有中场组织能力,又有强大的得分能力,可谓是所有防守球员的噩梦。他开始登上世界足坛这个大舞台的那一刻,人们就从他身上看到了昔日球王的影子,梅球王的称号也是毫不吝啬的加在了他的头上。而梅西本人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并未像其他天才球员一样昙花一现,过去十年,一直牢牢置身于金字塔的顶端。但身于巴萨,也死于巴萨。回到国家队的梅西,总是让世人感觉好像缺少了什么,迟迟无法带队登顶。两次美洲杯亚军,一次世界杯亚军,老天好像也不想把他塑造的太完美,空有球王称号,却迟迟无法加冕。梅西最饱受质疑的是他的领袖能力和逆风球能力,而这一点,正是C罗的最强属性!
如果说梅西是球技之王,那么C罗就是精神之王!和梅西不同,C罗出身于葡萄牙本土联赛,相对于梅西高贵的拉玛西亚血统,C罗出道时所受的关注度近乎于零。如果不是老爵爷慧眼识珠,说不定C罗的人生会是另外一个轨迹。这种从零到有的过程,也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永不言败的强者!逆境看C罗,这句话并不是吹捧,而是通过一场场比赛验证出来的金玉良言。C罗无与伦比的进球能力是所有后卫的噩梦,自带1:0属性,更是欧冠赛场上的最强王者。同梅西不同,C罗在不同顶级联赛都证明过自己,超强的适应能力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伟大。虽然没有被冠以球王之称,但毫无疑问,C罗跟梅西在当今足坛是平起平坐的存在!
过去十年,是梅西和C罗的十年!两人相互激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大可不必去刻意比较他们谁更优秀,因为他们都是当今足坛最最优秀的存在。随着二人年龄的增长,属于我们这一代球迷的幸福不知道还能延续多少年,所幸至少目前为止梅西和C罗都没有停下步伐的征兆,我们能献上的,唯有掌声!
你认为谁是皇马队史最伟大的7号球员?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传承的豪门球队,在皇马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球员!他们为这支球队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让这支以“皇家”命名的球队获得无上的荣光,队徽上的皇冠更加熠熠生辉!在群星璀璨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号码更显光明也更具有特殊含义!那就是皇马7号!这个号码经历的几任球员,都作为皇马的核心为皇马赢得重要荣誉!7号,一个拥有伟大传承的号码,也成为了百年皇马阵中的旗帜!
雷蒙德·科帕、阿曼西奥、胡安·冈萨雷斯(华尼托)、布特拉格诺等人都曾是皇马7号的主人,身披白色战袍为皇马东征西战,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华尼托精神”所代表的“永不言弃,永远战斗”的精神更是一直在影响着皇马,让这支豪门不断前行!他们用无数的荣誉让7号战袍变成了皇马的标志,只有最好的球员,才能将7号的传奇继续传承!
对于目前的大多数球迷来说,那些“远古大神”距离我们太过于遥远,虽然知晓他们的丰功伟绩,但真正让我们对于这件“特殊的球衣”有了更深体会的是“指环王”劳尔以及他的继任者C罗!
得益于近20年来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便利,越来越多的球迷能够亲眼观看到劳尔在足球场上的精彩表现!而在这期间的各项投票中,劳尔始终都是皇马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出色的脚下技术,良好的意识与跑位,精准的射术,俊朗的外表,以及进球后亲吻戒指的动作,配合皇家马德里的贵族气质,让无数球迷为之倾倒,更让7号这个本就伟大的号码在球迷心目中上升成为了传奇!劳尔成为了伯纳乌受万人敬仰的王子,即便是“银河战舰”开启,即便是罗尼、菲戈、小贝、齐丹等人汇聚阵中;7号,仍然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驱动球队不断战斗,不断前进的精神内核!
经历了“银河战舰一期”的种种辉煌与失落,身边人来人往!2009年夏天,新科金球奖得主C罗来到了劳尔的身边!在曼联时期就身披7号球衣的C罗自然更想在皇马继续使用自己代表性的号码!但是,出于对劳尔的尊敬,C罗选择了9号球衣!在与劳尔并肩战斗一个赛季之后,C罗从劳尔手中接过了7号球衣,开启了加盟皇马后,属于自己的传奇!效力皇马9年,C罗像劳尔一样,将自己的整个巅峰都奉献给了皇马,同时也为皇马带来了多个冠军荣誉!欧冠三连霸,五年四夺欧冠,四次夺得金球奖,他用超凡的个人影响力进一步塑造了皇马7号的传奇和荣耀!
C罗的皇马生涯足够辉煌,也足够让人尊敬!但是,作为将“远古时代”的荣耀与伟大继承下来,并直观的让我们看到他用职业生涯巅峰岁月赋予这个号码在这支球队的传奇地位,让球迷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7号拥有者,劳尔无愧于皇马队史最伟大的7号球员!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不同意见共同讨论!喜欢我的小伙伴欢迎点赞和关注!谢谢大家的留言、关注和点赞!谢谢!
中国足球史上的球王李惠堂究竟有多强?
当然了!“世界球王李惠堂啊!”老金给我讲过他多厉害!你们看!
中国大传说:我是你爸爸!原创: 金醉大家好,我是金醉。
最近一个月,我看了很多场世界杯比赛。很累,也挺开心。
今天「北洋奇谭」聊点足球相关的。
我常跟不看球的人说:试着感受一下吧——这项运动能让人的两种心理感受体会更深:一是快乐,二是尊严。
纳粹占领乌克兰时,成立了足球联盟,要求基辅迪纳摩俱乐部的球员跟希特勒的卫队踢一场友谊赛。
球员们收到警告:你们最好别赢,否则想想后果。
在“恐惧与饥饿的折磨下”,球员们做好准备踢假球,输掉比赛。
然而,踢到最后,他们无法抗拒认真踢球的快乐和尊严的召唤,踢出了真实水平。
在即将结束时,基辅的一名前锋带球穿过德国队半场,在面对空门时,故意把球踢飞,以此羞辱纳粹德国。
比赛结束后,十一名球员身穿球衣被处死在悬崖边。也有说法认为,这些球员没有被当场处死,是陆续被党卫军逮捕迫害死的。
基辅迪纳摩队合影,摄于1942年8月9日赛后。
那场比赛德国裁判,同时也是纳粹中尉的艾利文曾预言这是一场“死亡大战”。
不管传说版本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充分发挥个人力量和团队的极限,追求胜利的快乐,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
足球能激发出的精神力量,远远超出一般的想象。因此,才有了这种鼓舞民族的传说。
今天讲的这个人,叫李惠堂——民国时期的中国球星,人称“李铁脚”。
他就是一个中国传说。
▽
李惠堂的“铁脚”有多铁?
比葡萄牙球星C罗的脚力还大。
有人做过力学测试:C罗一脚球能击穿三块玻璃,足球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130公里。
这个力量,砸到普通人身上得骨折。
C罗脚力测试实验。
根据资料记载,李惠堂的球速能达到每小时200公里——顶一个半C罗。
据说他能射穿球网;60米外打穿砖墙;守门员怕被球砸吐血,见球都躲开。
李惠堂,字光梁,广东梅州人,生于1905年,1922年开始在香港踢球。
按照《实况8》里中国队的数据,李惠堂不光脚力大,综合能力也强,评分挺高。
实况 8里的李惠堂综合评分89,是国际一线球星水平了。
对很多国内球迷来说,李惠堂是至高无上的“球王”。网上能搜到不少讲他牛逼往事的文章。
广东梅州还有他的雕像,名为「世界球王李惠堂」。
这么夸张的名号,也不全是梅州老乡瞎吹捧他。据说,这名号是与巴西的球王贝利齐名的。
那到底怎么回事?先从民国时期的中国足球真实情况说起。
民国人怎么踢球?
民国时,中国足球队是亚洲老大。
那时东亚地区有个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到1934年共办了10届,中国队包圆后九届所有足球冠军。
为啥中国队这么厉害?
因为中国有广东。中国队绝大部分球员都来自广东。
很多海外华侨早年在海外获得成功,回广东兴办公学,足球也是公学教学的一部分。
足球运动起步早,是广东足球厉害的一个原因。
早期的足球经常是咖啡色的,重量很沉而且没有固定标准,各个队伍踢得球经常不一样。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决赛,为了公平起见,上下半场分别采用阿根廷和乌拉圭提供的足球。我们熟知的黑白相间的足球最早出现在1968年欧锦赛,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用球叫“telstar”(电视之星),是现在足球的原型。
广东足球发达的另一大原因是离香港近。
香港是英国租界,很多英国人生活在这。受英国人影响,香港足球很兴旺。
1917年,南华队成为第一个参加香港足球联赛的华人球队。1922年,李惠堂就加入了南华队。
南华队员合影 。
南华俱乐部成立于1908年,原名华人俱乐部。1917年加入香港足球联赛。1922年,李惠堂加入南华队。
那时,国内足球队都是业余球队——业余的意思,不是说水平低,而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足球运动最早属于“绅士运动”,运动是为了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不能从中获利。
因此,香港踢球的人多是中产阶级洋人,比如公司职员、商人、水兵等等,踢球是工作之余的事情。
工作一忙,哪怕是国家级比赛也得放弃。
南华队代表中国出战远东运动会时,就常有球员工作太忙,脱不开身,回去上班了。
尽管如此,南华队还是当时最好的亚洲球队,五次直接代表中国队出战远东运动会,全部夺冠。
球王是怎样诞生的?20年代到30年代初的十几年里,李惠堂渐渐踢出了名堂。
1923年,初出茅庐的李惠堂在远东运动会崭露头角,4场比赛打进4球,帮助中国队夺冠。
同年李惠堂随队访问澳洲,第一场就独中三元,最后在24场球中打进34球,比其他队友加起来都多,由此名声大噪。
李惠堂进球。
当时香港的报纸报道——「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
从此,李惠堂有了“球王”的称号。
这个“球王”称号,其实当时是赞美最高水平运动员的称谓。
在李惠堂之前,踢得好的唐福祥,梁玉堂都先后被称为“球王”。
就在李惠堂即将进入个人足球巅峰时,香港却出事了。
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随后广州、香港声援上海,发动了“省港大罢工”。很多球员因此离开香港,北上谋生。
五卅运动。
李惠堂也因此来到上海,进入一家保险公司工作。
很快,他受到上海乐群队邀请,加入了乐群足球队(后更名为乐华队)。《申报》还报道了这事儿。
申报李惠堂加入乐群队。
之所以有这样的机会,是因为当时上海足球氛围不错,也是中国足球起步早的地方。
清末,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就成立了足球队,足球也很发达。
大辫子足球队
1902年,圣约翰大学就成立了国人足球队,因为球员还留着鞭子,圣约翰大学足球队被称为“大辫子”足球队。
但李惠堂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在上海不会踢球了。
上海的足球风气和香港大不相同,观众喜欢华而不实的动作,炫目的把戏。
足球不像体育运动,更像一种杂耍。
观众喜欢什么,球员就喜欢玩什么。上海球员喜欢盘带,卖弄花巧。
有的人故意把球踢到半天高,“等几分钟还没落到地上来”。
看台上的观众也紧张得很,上蹿下跳。观众喝彩,叫好,嚷个不停。球场变成了戏园子。
李惠堂都一度开始怀疑人生,差点被这种风气带跑偏。
后来李惠堂觉察到这些问题,给队友一点点灌输从香港带来的足球观念,才把球队带进正轨。
上海当时有个西联会,是外国商人、职员、巡捕、侨民组成的业余足球组织。
1925年以前,西联会嫌中国人水平次,不带国人玩——可能就是因为上海足球的杂耍风太不一样。
李惠堂加入乐华队后,带队参加了西联会的球赛,乐华队一下得了好几个冠军,成了炙手可热的强队。
李惠堂带领乐华队获得的荣誉,第一排右边的是李惠堂。
李惠堂穿9号球衣,当时上海报纸报道:
“王(球王)恒为9号,故南洋各埠,不论球人球迷,不论男女老幼,无人不知9号之英勇,也莫不为视线集中之焦点,李惠堂三字反不及9号之无人不晓。”
李惠堂的形象出现在各个地方,上海还曾出过一种“球王牌香烟”,烟盒上印的就是李惠堂。
球王牌香烟盒。
还有人把李惠堂大胜外国队的事拍成无声电影,李惠堂成了当时上海滩的流量巨星——确实是球星了。
那几年,国人球队在远东地区罕逢敌手。中国人在足球上的信心大大增强。
1929年,李惠堂兼任复旦大学足球教练,甚至提出“足球即国球”的口号。
人红是非多,有人开始给李惠堂整幺蛾子。
1930年,李惠堂率队访问英国,在爪哇中转时,有人传言乐华队球员是职业球员——前文已提到,当时是不流行以踢球为职业的,参加比赛都得是业余球队。
英国足球总会因此拒绝了李惠堂的访问。
李惠堂发文驳斥传闻,虽然最后洗清了干系,却也身心俱疲。
1931年,李惠堂退出乐华,携带全家回到香港,重新加入南华队并担任队长。
李惠堂的加入让南华重返强队行列,很快拿到好几个冠军。李惠堂名声大噪,奖杯奖牌多得数不过来。
李惠堂获得的荣誉。
当时流传一句话——「睇戏要睇梅兰芳,睇波要睇李惠堂」。
“球王”李惠堂,名声达到巅峰。
球王的衰落任何一个运动员都会迎来衰退期,“球王”也一样。
1936年柏林奥运会,国民政府派代表团参加,而对足球更是寄予厚望。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认为中国足球定能取得好成绩。
但有人发现“球王”开始疲软了。
李惠堂率领的“世运足球队”(参加奥运会的足球队名字)出发前,2:3输给了上海洋人的西联队。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世运足球队”合影
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世运足球队”合影,第一排中间的就是李惠堂。第三排最右的人叫谭江柏,是谭咏麟的父亲。
上海报纸上一片哗然,当年赞美“球王”有多狂热,现在贬低就有多猛烈——大众媒体就是这样,把人吹上天踩入地才有话题。
上海的《娱乐》杂志直指李惠堂“确已老了,球艺也退步许多”,比赛中李惠堂错失点球,还被判犯规——“所谓球王,也不过如此而已!”
李惠堂不是一般球员,常年在报纸写专栏,还出过诗集。
他写了一篇《在上海所得的印象》回击,批判观众和媒体胜负心太重。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群报社和记者跳起来咬定李惠堂是职业球员,没资格参加奥运会——当时奥运也是只准业余球员踢。
比赛没踢一场,中国媒体跟中国球星先打起来了。
李惠堂费了些功夫,才证明了清白。但他的实力衰退是事实。
一个香港的洋人球员说,李惠堂踢球太养生,在场上积极性不强了,水平也大不如前。整场比赛中,李惠堂就杵在对方半场等射门。
“此种‘立而待功’之策,用以应付世运各足球队,恐不适宜。”
结果真让这帮人说准了。
中国队第一场就0:2被英国队淘汰,中国奥运代表队铩羽而归。
国内的评论炸开锅,更加毫不留情。
有人画了幅漫画,调侃中国代表队颗粒无收。
中国代表队队带着一个奥林匹克大鸭蛋回来。
还有媒体调侃说——世界运动会某当局,已定制银盾一面,赠中国选手,上刻有“0lympic”字样,0字特别大,美丽绝伦。
李惠堂和奥运代表队的声名在这时也都降到谷底。
1941年,日本入侵香港,李惠堂几经辗转回到广东。
六年后,李惠堂挂靴退役,球员生涯到此结束。
但谁也没想到,五十多年后,李惠堂居然翻红了,而且比踢球时还红——不但又被叫了球王,还是「世界球王」。
新球王的「崛起」2002年,中国踢入韩日世界杯,举国沸腾。踢球、看球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已经去世23年的李惠堂突然被提起,一夜间成了中国媒体的香饽饽,各种报纸杂志挖地三尺寻找李惠堂的资料。
有人挖出了一件看起来很了不起的事情——1976年,李惠堂去世前3年,某个台湾报纸登发了一个报道,称西德一家名叫《环球足球杂志》的媒体组织了一次“世界五大球王”评选。
中国的李惠堂、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入选。
李惠堂入选世界五大球王报纸截图。
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掀起什么风波。
但在20多年后,这条新闻又被找出来,并引爆中国足球新闻版面。
关于李惠堂的报道,2005年天津《城市快报》的系列报道。
于是,“世界球王”成为李惠堂的最新称号——或者中国足球的最新标榜。
当时的中国,已经踢进过世界杯,正在冲刺新一届世界杯(2006年那届)。
媒体可以很有底气地讲——曾经的中国球员是和贝利一起站在世界足球之巅的。
“世界球王”有了,“亚洲球王”更不在话下。
有人报道,1923年,李惠堂在澳洲访问时,被亚足联评选为 “亚洲球王”(还有一说被澳洲政府“封”为亚洲球王)。
既然李惠堂都是球王了,进球肯定不能少。
有人统计,李惠堂的生涯总进球有1860个。这个成绩是C罗的三倍。
至于李惠堂踢死对手、踢晕对手、球将对手砸骨折的说法,更是满天飞。
稍微冷静,分析一下,会发现这些荣誉一捅就破。
❶ 突破天际的进球数
根据现存的所有资料,李惠堂总共参加了758场比赛,有详细记录的有219场,进了253个球,场均1.16个。
按照这数据估算,李惠堂进球数超不过1000。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产生于业余比赛。
❷ 来自未来的“亚洲球王“
1923年把李惠堂评为“亚洲球王”的亚洲足联,其实1954年才成立。
❸ 来路不明的“世界球王”
1976年评选的“世界球王”,整个说法的来源只有台湾那家报纸,没人查的到这次“世界球王”评选。
甚至,连西德到底有没有《环球足球杂志》这个杂志也无从考证。
▼
25年前的一条假新闻,成了李惠堂地位的“铁证”,并引起一连串自嗨式连锁效应。
文章开头那些碾压C罗的数据,也只是媒体和球迷为神化李惠堂,强行给李惠堂加的戏。
除了给李惠堂建塑像,梅州还考证出一个民国时期的狗洞,据说是李惠堂童年练球用的。
梅州李惠堂老宅的一个狗洞,据说是李惠堂用它练过球。
事实上,李惠堂本人毫不避讳地讲过,自己离世界顶尖水平还差很远,国足也不太行。
1936年,他在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世运足球的展望》:
“我国的足球,廿多年来的进程中,努力争得远东霸主的徽号,可是远东的足球程度还幼稚得很,在远东称足球霸,无异在井底做蛙王”。
李惠堂发表在报上的《世运足球的展望》。
事实正是如此。
20世纪初,亚洲很多国家政治局势不稳,根本顾不上体育。远东运动会常常只有中国、菲律宾、日本3个国家参加,整体水平很低。
不是当时中国队真有多厉害,是亚洲同行衬托的好。
李惠堂认为,“欧大陆英伦或南美洲等地”,才是高水平足球的真正竞技场。
他说以前有个英国朋友评价过,以他的水平,到英国“可以加入二等受薪球队。如果经过良好的训练,或有参加一等队的可能”。
这个自我评价,听起来比较靠谱。
就像2002年世界杯那一代的中国顶级球员,确实能踢一踢英超——比如我从前喜欢的孙继海和李铁。
2003年1月1日,英超联赛埃弗顿对阵曼城。当时,中国球员李铁效力埃弗顿队,孙继海则在曼城踢后卫。
个人球员能走多远,代表不了一个国家运动项目的水平。
这种情况下,球迷需要“球王”。
回过头再看整个传说的演化,也不算非常离奇。这就像一则都市传说的形成,被某个强烈的想法驱使,不自觉地讲一些事情,讲得多了,人就信了。
有时候,自己也就信了。
李惠堂算是当时亚洲最好的球员,被球迷称为“球王”——这是美好愿望的表现。
在媒体的包装下,李惠堂被强行推到世界顶尖球员行列——这是美好愿望的放大。
当下中国足球还没起色,李惠堂成了中国曾经领先世界的最佳证明——这是美好愿望的论据。
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一直有个习惯,特喜欢跟人比,一比不过就提祖宗,再比不过就给祖宗加戏。
脚底下可以输,嘴皮子一定要赢。
2004年国际足联宣布中国的蹴鞠是足球的起源,国内媒体一篇欢腾,好像成了足球发源地,就能永久性高出别人一个辈分——
我虽然不太会踢,但我是你爸爸。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图片来源:视频中国)
参考文献:1. 百年国足,许知健2. 球王李惠堂,李松福3. 论民国时期的全运会,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孙璐,周新国4. 上海社会体育研究,任冉冉5. 交流与展示: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研究,史慧佳6. 民国竞技足球运动兴衰探微,石玉川7. 民国足球史话,常家树8. 足球让人伟大,梁文道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
怎么评价传奇的克鲁伊夫?
篮球场上有一个飞人叫做乔丹。而足球场上的飞人叫做克鲁伊夫。
球员时代的克鲁伊夫成名于阿贾克斯,他是荷兰足球全攻全守的代表人物。生涯夺得过三个金球奖,而且是史上第一个三夺金球奖的球员。
克鲁伊夫运动生涯的巅峰也是在阿贾克斯。那时候,他带领阿贾克斯拿下了八个联赛冠军,5个荷兰杯冠军,而且还有三次欧冠冠军的经历。
74年的世界杯是克鲁伊夫唯一带领荷兰参加的一届世界杯。那一年的世界杯或许不属于荷兰,但一定属于克鲁伊夫。七战三球,同年的金球奖得主。他并没有被德国夺冠的光环淹没,他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有的教练再伟大他也只是个教练。而有的教练是教父,他就是巴萨教父克鲁伊夫。一个好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的教练,但是上帝垂青克鲁伊夫。两个身份他都做到了几近完美。
克鲁伊夫接手的巴萨先后获得了四次西甲冠军,一次欧冠冠军,还有国王杯,超级杯等等。
荣誉的背后是他带给球队的战术风格,崇尚进攻足球和技术足球的克鲁伊夫带领的球队被誉为梦之队,后来的梦二梦三都是对梦之队的延续跟继承。
克鲁伊夫对巴萨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奖杯。他的前瞻性思考为球队创建了拉玛西亚训练营,这是巨星的摇篮。梅西,哈白,教授,普队,甚至后来的巴萨教练瓜瓜也是来自拉玛西亚的产物。
只可惜,天妒英才。仅仅68岁,克鲁伊夫就离开了他热爱的足球和这个世界。但是他的名字,巴萨教父克鲁伊夫已经深深地留在了世界上每一个球迷的心中。
莫拉蒂豪掷千金为何国米仍是黑洞?
距离2010年国米在欧冠决赛两球击败德甲霸主拜仁夺冠已经过去了十一年,比赛结束后决赛进球功臣米利托张开双臂冲向球迷,中场司令坎比亚索穿着法切蒂的球衣在球场绕圈,猎豹埃托奥高举喀麦隆国旗庆祝自己达成背靠背三冠王荣誉历史第一人,老队长萨内蒂则是把大耳朵杯高举在头顶,所有人都在狂欢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着冷静,看上去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就是带领球队击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宇宙队梦三巴萨,国内联赛杯赛力压一众竞争对手成功卫冕,最终成为意甲第一支三冠王的球队主帅--何塞·穆里尼奥,现场庆祝仪式结束后当球员都乘坐大巴离开时,他们的主教练却并没有跟随大部队一起登上回意大利的凯旋之路,而是单独坐上了一辆开往相反方向的专车--他的下一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就在临走前葡萄牙人又走了出来跑向一旁去拥抱爱将马特拉齐,或许深知自己恩师离别在即,两位场上的硬汉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时至今日,老爹莫拉蒂主席与狂人欢庆三冠王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可为何同样是在莫拉蒂治下的球队,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那段期间国米却成为了世界足坛著名的“球星黑洞”呢?又为何在新世纪头个十年里,国米如过山车般迅速达到了三冠王的巅峰呢?接下来就围绕上述一系列的疑问,聚焦老爹莫拉蒂治下国米这家百年豪门经历的风风雨雨,尝试着解开“球星黑洞”背后的真实原因。带领球队完成三冠王伟业致敬老莫拉蒂的马西莫·莫拉蒂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相较于10年国米意甲足球史上的第一个三冠王荣耀,埃托奥、斯内德、萨内蒂、米利托、坎比亚索与穆里尼奥等成为了球队历史上永远都将被铭记的英雄,在逐渐模糊淡忘更遥远的那段岁月中也有一抹被历史尘埃封印了的大国际时代荣耀,我们会发现一串更为伟大但略显生疏的名字,桑德罗·马佐拉、路易斯·苏亚雷斯、吉亚琴托·法切蒂、马里奥·科尔索、艾伦尼奥·埃雷拉等,正是这些当年响当当的人物创造了在三冠王国米之前,俱乐部历史上最璀璨的一段光辉岁月--大国际时代那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历史时刻。
国米俱乐部史上的两段巅峰都与莫拉蒂家族有着紧密关系莫拉蒂家族与国米俱乐部千丝万缕的关系石油大亨出身的安杰洛·莫拉蒂1955年5月28日,意大利米兰城的各大报纸不约而同在各自的醒目位置上刊登出同样的一则消息:安杰洛·莫拉蒂正式从卡罗·马塞罗尼手中收购国际米兰俱乐部,自此莫拉蒂这个姓氏便与国米这家百年豪门结下了一段长达将近60年的不解之缘。虽然那个时候老莫拉蒂还没有创建著名的萨拉斯石油公司,但安杰洛·莫拉蒂却也在石油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坐拥大笔财富的他也开始将目光转向足球领域--这一在每个意大利人身体中都流淌着共同兴趣的血液。老莫拉蒂白手起家14岁就开始涉足矿物油营销,到28岁时已经年入超过了100万里拉,年轻时的他就是拥有着商业头脑并敢于冒险的特殊的一个。又是怎样的原因促使安杰洛下定决心入主国米俱乐部的呢?这与他的妻子埃尔米尼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埃尔米尼亚是国米的忠实球迷,老莫拉蒂人生第一次去球场看足球比赛也是因为被她生生拉去现场的,最终也是在她极力劝说买下球队成为这家豪门球会的新主人。
有着“监狱长”之称艾伦尼奥·埃雷拉入主国米在58/59赛季国米在国际城市博览会杯也就是欧洲联盟杯的前身中遭遇到了巴塞罗那,在两回合比赛中国米分别主客场均输给了对手,在感叹对手强大阵容的同时,老莫拉蒂注意到了对方的主教练艾伦尼奥·埃雷拉。“如果我们也有一名这样的主教练,那么国际米兰一定会称霸世界。”老莫拉蒂这样想着。从那时起,安杰洛就对埃雷拉势在必得,在埃托奥由巴萨转会至国米帮助球队完成三冠王伟业前,身为喀麦隆人前辈的埃雷拉其实就在60年前就上演过这样的好戏,只不过当时他是以教练的身份不远千里来驰援国米的,当有签下埃雷拉机会时老莫拉蒂兴奋异常,爽快地给埃雷拉开出了在那个年代主教练能拿到的最高薪酬,没想到正是这笔签约一个划时代的帷幕就这样缓缓的被拉开了。
1960年国米引进了日后成为球队中场核心的路易斯·苏亚雷斯由于埃雷拉严苛的管理方式,外界都给他取得了一个监狱长的外号,很多当时在埃雷拉手下效力过的球员都评价这名教练的战术思想在当时是他们见过的最先进的,他也是让主教练这个职位愈发成为一家豪门俱乐部最重要职位的那个人,也正是在他执教风格的影响下,链式防守被无限的发扬光大推广至整个欧洲。在埃雷拉的战术理念中,将攻击性与观赏性结合意大利防守之上的传统中是他在来到国米后的最大改变,沿袭着著名教练卡尔·拉潘在执教瑞士国家队时的战术,这种改良打法被视为链式防守的原型。在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是WM阵型,即3223阵型,瑞士主教练拉潘的阵型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而埃雷拉显然希望可以从前辈那里汲取到更多的战术灵感。在埃雷拉的战术中防守中场被改造成一名后防线上的清道夫,形成五后卫的阵型(也就是如今大行其道的三后卫雏形),这样的改造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解放了在左后卫位置上球员的进攻属性,一方面皮济成为了最优秀的自由人,而之后人们熟知的伟大的左后卫俱乐部名宿法切蒂也被彻底解放,成为了意大利伟大左后卫最初代的代言人。同时在中场场按照主帅埃雷拉的要求,国米引进了之前他在巴萨旧将1960年金球奖获得者路易斯·苏亚雷斯,在得到苏亚雷斯后国米的中场终于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指挥官,苏亚雷斯在比赛中出众的视野和传球能力带动了整个球队。
伟大的左后卫贾琴托·法切蒂在国内赛场开始收获冠军的同时,蓝黑军团到了欧洲赛场上也一路高歌猛进,在先后战胜埃弗顿、摩纳哥、贝尔格莱德游击和多特蒙德后最终赢得了决赛机会,1964年的5月27日,国米与皇马在维也纳普拉特体育场成为最终决赛对决的两支球队。皇马此前7次打入决赛还拥有普斯卡什和迪斯蒂法诺等世界巨星,当时的情形十分类似10赛季国米巴萨对决前的一边倒形式,但埃雷拉带领国际米兰以3-1击败了他们,后腰塔格琴的表现异常出色彻底封锁了迪斯蒂法诺,并且给了苏亚雷斯极大的空间。成为欧洲冠军的国际米兰获得了参加世俱杯的机会,对手是南美解放者杯的冠军阿根廷独立队。最终他们以两球胜出站在了世界之巅。而在次年的64/65赛季,国米在战胜拥有尤西比奥的本菲卡后在冠军杯中卫冕成功,而国内赛场更是完成了第十次的联赛夺冠,意甲联赛有规定每获得十座联赛冠军就可以在队徽上添上一颗星,国米终于拥有了这一至高无上的光荣时刻,可惜在那年的欧战中,球队半决赛输给了最后的冠军皇家马德里无缘欧洲冠军杯三连冠。
大国际时代国米曾成功卫冕欧冠并拿下第十座联赛冠军奖杯而66/67赛季则成为了大国际时代最后的余晖,在67/68赛季,国米在国内欧战赛场多线均空手而归,随着功勋主帅埃雷拉远走罗马,商人的本能让老莫拉蒂也选择了放手,因为他深知王朝难复选择在俱乐部最辉煌的巅峰时刻急流勇退,并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再轻易触碰足球产业。殊不知,那个在1961年随他与埃雷拉一起到教堂祈祷的小儿子,当时内心深处早已埋下一颗炙热的足球种子,在95年的时候,马西莫·莫拉蒂沿着自己父亲的脚步再次让国米这家豪门回到了莫拉蒂家族麾下,而在马西莫治下的这支国米将书写一番完全不同与老莫拉蒂时代的历史篇章。
95年小莫拉蒂正式入主国米并开始在这支伟大的球队身上书写另一段莫拉蒂传奇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从接手国米的一天起,莫拉蒂就开始了烧钱的生活:1996年投资399万欧元;1997年投入3750万欧元;1998年更是达到了6850万欧元;1999年为3250万欧元;2000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1.33亿欧元!之后也是从来没有含糊过,似乎钱在他眼里就是为国米服务的工具而已,意大利媒体诧异道“莫拉蒂对国米的热爱,就像他的钱一样多。”4280万欧元的天价请来罗纳尔多,用100万桶石油换来维埃里,用700万美元的当年世界第一年薪留住雷科巴……莫拉蒂把这些球星都视作自己的孩子,同样他也如一名普通球迷一样热爱追捧这些球场宝贝。他的哥哥詹马尔科常常抱怨“马西莫,你为国际米兰花的钱太多了。再不收敛,小心我封了你的银行账户。”马西莫总是回答“那些钱永远抵不上我对球队的爱,我为了国际米兰才这样做的。这不是父亲的理想吗?迟早有一天,国际米兰会再次登上顶峰。因为这是上天注定的。”
米兰城两支球队的背后老板小莫拉蒂时代的国米从来都不缺少球星在他2013年转让国米前,老爹一共投入了11.13亿欧元,算上转会收益纯支出是4.5亿欧元。其中最大牌引援自然是罗纳尔多,莫拉蒂花了4280万欧元将他从巴萨带到梅阿查球场,怀揣着称霸意甲甚至是欧洲的梦想。莫拉蒂像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罗纳尔多。哪怕他曾经因为重伤长时间无法踢球,哪怕他毅然决定转投皇马,哪怕后来罗纳尔多加盟死敌AC米兰,老爹始终在为自己的孩子开解“他不是叛徒,是我允许他离开的。”在莫拉蒂治下的国米18年里更换了19任主帅,其中不乏里皮曼奇尼库珀这样的名帅。莫拉蒂的屠刀总是挥向教练,因为大罗炒掉库珀因为伊布炒掉曼奇尼,用意大利媒体经常用到的一句话就是“在梅阿查只要球队表现不佳,马西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炒掉主教练。”
老爹莫拉蒂像对待亲生儿子一般溺爱着罗纳尔多发生在罗纳尔多身上的那次著名意大利国家德比点球悬案这次受伤伤在罗纳尔多身体也伤在莫拉蒂与所有国米球迷的心里02赛季最后时刻错失联赛冠军 罗纳尔多替补席上哭泣的画面不禁让人心疼三冠王前后的国米换教练犹如换衣服一样的频繁球星黑洞时期管理层的三宗罪一、老爹莫拉蒂的人格魅力用伟大来形容都是不够的,但这样的老板却不一定可以给球队带来最终的冠军,这主要体现在球队管理层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使得国米在不断的动荡中心态失衡,年年大换血使得球队永远处于动荡磨合期,著名的球星黑洞期间进进出出国米的球员高达了114名,缺乏一个稳定成熟的战术与班底,是不可能在场上拥有冠军底蕴的,意大利著名教练扎切罗尼就曾经说过“AC米兰的核心是管理层,国际米兰的核心却是球员”,球星黑洞时期混乱的国米更衣室堪称是那个时代球队无力争冠的一个缩影,势力庞大的阿根廷帮,还有与之冲突尖锐的巴西帮,再有每任主帅都有自己的旧部、拉帮结派的现象频频出现,著名的就包括托尔多马特拉齐本土球星缺少上场机会闹过情绪,而索拉里、皮萨罗等外援屡屡对外界放言球队更衣室矛盾重重,更有赛季中球队核心贝隆批评巴西前锋阿德,阿德公开顶撞老队长萨内蒂等,主帅频繁的更迭导致更衣室始终处于水火不容的情况,一支内讧不断的球队要想取得好成绩,无异于天方夜谭。
短期众多球星的加入导致球队更衣室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二、经营战略短视与治标不治本,同城的米兰有加利亚尼坐镇,国际米兰的话事人呢?法切蒂在那个时期的话语权究竟有多大的权力,身为主席的老爹过于随性的决策往往缺乏连贯性,当从历史的长河中会看时,无论是博格坎普西多夫皮尔洛卡洛斯卡纳瓦罗等这些一旦离开蓝黑军团立马就成为别人家大腿的案例还少吗?正是这些近乎自杀的球星运作方式才导致了球队始终处于一种不断重建又不断自毁前程的死循环中,归根到底还是管理层在长期战略方面缺乏一套科学的运作方法,同时作为死敌的米兰还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著名米兰实验室,能将队内重要的老将服役年限经常可以延申多个赛季,而来到国米的球星却往往总是在病榻上虚度光阴,罗纳尔多在国米伤病的反复不得不让人怀疑除了本人球员体质外,难道堂堂的一家豪门俱乐部都不能在外星人效力球队的短短几个赛季中,确保球员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稳定出场吗?
相较于尤文米兰而言 类似角色的法切蒂在俱乐部的话语权却少的可怜三、主教练背锅成为家常便饭,在穆里尼奥率队完成三冠王前,曼奇尼已经是莫拉蒂入主国米之后的第十二任主教练了,无论如何这也只能说明球队管理层在对待国米长期发展中的目标实现是极度缺乏耐心与持久性的,曼奇尼作为莫拉蒂心仪已久主帅,是在不惜炒掉扎切罗尼请来的而扎切罗尼当初也是半途接手球队,他获得的支持是根本无法与曼奇尼相比的,而这样的轮回始终在当初那支球星黑洞的国米身上反复上演,当年炒掉里皮代之以塔尔德利,炒掉库珀代之以扎切罗尼,频繁的换帅使得球队更加动荡,难以形成稳定的打法和球员的稳定,这样一直管理层目光短视欠缺长期稳定计划并无法坚持一旦出问题就找教练背锅的球队,怎么能不成为外界口中的“球星黑洞”呢?
直到穆里尼奥莫拉蒂终于放下了手中架主帅在脖子上“屠刀”写在最后为了重现大国际时代球队的辉煌老爹莫拉蒂耗尽了心血“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穆里尼奥接替曼奇尼出任主帅,算是为莫拉蒂治下的这支国米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一个三冠王荣誉作为收尾也是对自老爹入主以后多年持续投入最好的回报,无论过往曾经的球星黑洞吞噬过多少正值巅峰的球星,也无论老爹曾经解雇过多少该多给一些耐心的主帅,至少莫拉蒂主席离开俱乐部时的这段话,始终让我们相信自从第一次看到国米时,这位老人就真心的爱上了这家俱乐部“我想说,我相信,我希望,我的家庭会被大家记住,尤其是我的父亲,因为这段重要的历史。那个时代让国际米兰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并被来自全世界的人们认识和喜爱。”以一个三冠王致敬自己的父亲,虽然他很清楚他的痛苦快乐都来自对于国米的热爱,从强力入主到转身离开其中的爱与恨从未未减少,即使离开莫拉蒂家族与蓝黑军团的这段故事也将永远的停留在全世界蓝黑球迷的心中。
转身离开的莫拉蒂主席值得所有蓝黑球迷致敬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支持我的观点,也欢迎点赞+关注“加勒比没有船长”的头条号,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喜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