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精神作文素材摘抄,申论该如何复习?
申论,就其形式来看,即根据材料进行作答和写作;就其题型来看,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以及申发论述。
“变”—转变应考角色,破解申论谜团
申论考试的本质决定了作答申论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观点要契合公务员身份。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在作答申论试题时,要求所有大家持论务正,服从主流。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申论考查的也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作答申论时也要采取务实的态度。
首先,应客观地承认问题,承认问题的现实存在及其严重性,不回避问题;
其次,应辩证的分析问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总结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最后,应积极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是开始,解决问题才是结束。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妥善解决问题,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以上是准确作答申论的基本方略,更是体现应考者合理作答意识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在申论作答中,如何站在政府立场阐明观点,突出主旨,确定立意,希望你多注意
1,学习政策理论,掌握答题方法
理论政策水平体现着公务员的基本政治素养,大家必须通过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与储备,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这里,我推荐以下资料:一是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该网站皆为时事评论员文章,文风精炼,语言巧妙;二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可通过阅读该书,了解如何从政府角度立意写文。
2,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历年真题是命题意图与技巧、手法的载体,是考察申论演变规律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学习申论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知易行难,下笔才知差距。
申论大作文
申论的小题其实没有什么可讲的,踩点给分,得分点都在材料中。吃透材料,以材料为根基,一切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分析出来。重点和大家分享申论的大作文。据说评阅一张申论试卷只有30秒左右,那么申论文章的结构就非常重要。
申论文章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对文章结构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申论文章考查的重点之一。一篇结构完整的申论文章,应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都难以支撑整个文章的写作目标。开头是文章的开始部分,应开门见山,有力量、有气魄。要写好一个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应把握三个标准:即明了晓畅,令阅卷人开篇便知晓文意;即文章开头的写作技巧、方法要美。如“设悬念”、“引名言”、“摆问题”等等;即内容不繁冗拖沓,应简明扼要。主体部分是揭示问题本质,提出解决对策的部分,应有逻辑、有层次。各个分论点的首句尤其要注意,一定要三思而后写,要把问题的概括、观点的申明用引人注意的方法表达出来。结尾是文章的结束,要简明有力,有余音绕梁之感。在结尾时可以总结深化、发出号召、首尾呼应、含蓄隽永、哲理收束、借用名言、指明方向,要言尽而意止,与前面内容自然连接,让人产生水到渠成之感。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逻辑性。文题必须对应,前后文能够自圆其说、互相呼应,不同的分论点之间要体现出恰当的并列、递进等关系。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气血贯通、脉胳分明的一个重要手段。
时事政治摘抄?
2021年5月11日电,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四史”专题教育活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300条。2021年5月9日,为助力印度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印度的首批抗疫物资运抵印度班加罗尔。这批抗疫物资包括100台制氧机、20台无创呼吸机和20台有创呼吸机。同时,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向印度红十字会提供100万美元现金援助。
2021年5月12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2021年5月11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发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报告说,202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比前一年增长45%以上,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增量。报告指出,2019年和202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年度装机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量陆上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等在2020年底前实现并网。
写文章有没有秘诀?
我认为写文章的秘诀无非是多看、多写,以及严密的逻辑结构。
大量阅读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夸少年的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即大量的阅读能使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我们的想法再新奇、再独特,不能用适当的文字或语言表述出来,就等于零。阅读的过程就是字、词、句积累的过程,更是塑造我们自己的思维逻辑的过程。平时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等到自己写作就得心应手地运用。
多读书不一定要盯着一类书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等等种类的书籍都可以去阅读,兼采各家所长。读好书,心灵鸡汤类的书籍能避免的就尽量别去看,多阅读经典类书籍。
敢于下笔讲一百遍理论都不如一次实践。写作就要敢于下笔、勤于下笔。
可能刚开始我们会觉得很难,会一直卡在一个地方,但这都是正常现象。贾岛在《题诗后》写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时好的句子的形成就是需要时间去打磨,更何况是一篇好文章。
一开始如果实在难以动笔,可以先从模仿开始,这不是抄袭,也不是叫你照抄照搬,而是对照作品分析情节安排、语言逻辑,形成结构、风格类似的文章,在不断的模仿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逻辑缜密写好一篇文章,其实不需要辞藻多华丽,语言多高深。议论文把论述的观点阐释清楚,举例恰当,有理有据。记叙文就把故事讲明白,前因、经过、结果讲清楚就好了。这就是文章的逻辑结构。
结构的安排上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顺序,情感的表达上要尽量真实,做到打动人心,而不是自我感动,笔者哭得稀里哗啦,读者觉得是在无病呻吟。
如果还想更进一步,想把观点表述得有趣,角度新奇,观点深刻,那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度思考。当我们考虑问题时,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去挖掘,也可以跨学科去研究,深挖材料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写出一篇好文章所需的三步骤,不全方面还请友友指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