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对德国战绩,德国来沪航班又现4名发热者?
经过一系列的“抗疫战争”,国内疫情稍稍得以平复,新增病例全面实现清零,中国将要抗疫胜利,恢复自由。令人意外的是,国外疫情爆发严重,甚至有赶超中国的架势,为此我们深感痛心,毕竟国内外有经济贸易,这样也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近日国内疫情好不容易得以歇息,没想到境外输入的病例确诊了一例又一例,一会是上海、一会是北京、一会又是河南,现在德国飞往上海的航班又出现4名发热者,这样接二连三,怎能让人不惶恐?
在中国疫情初期的时候,有些海外国家第一时间就是断了我国的航线以及各个交通路线,而现在国外疫情严重,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出入境应当严格监管,一趟飞机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上百人,我们能确保入境的人在登机之前做好安全检测吗?如果他们做好这些工作,在飞机上怎么就被发现发热了呢?很明显上机之前就有不适,但是没有检测,因此,整个飞机上的人都会受到影响,全飞机286人全部隔离。一趟飞机就有两三百人,那一天下来要隔离多少人?无法计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们如何守住国门呢?
首先,对于重灾区国家停止航线,尤其是对疫情不重视的国家,它的风险无法估计;其次是疫情不严重的海外国家或者说有较高的防疫意识,入境的人要做好落地检测和隔离,等潜伏期过去才可以恢复自由,否则一律不给入境,就地劝返。
现在国内疫情稳定,一定要坚决防守,不能被境外人员破坏我们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以上是我关于“德国来沪航班又现4名发热者,机上286人,如何守住国门?”的回答,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感谢阅读,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呀!为什么没被其他国家侵略反而侵略其他国家?
其实二战时期意大利是人弱,而国家硬实力可一点不弱!意大利当时拥有仅次于法国的世界第五大海军,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是要看海军的,二战时期轴心国的海上力量很大一部分是要靠意大利的,隆美尔元帅的北非军团在战争初期能够取得辉煌战绩也要靠意大利海军将辎重送过地中海。而纳粹德国最终的失败和后来的苏联输掉冷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更何况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扼守地中海要冲,同时面对大西洋和印度洋,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锁住这世界两大洋,就凭这一点,美英法等世界海军强国都不敢轻易招惹她!而且意大利的工业水平直至今日和世界强国德国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说汽车工业,大家都知道德国有奔驰,宝马,奥迪,宝时捷等。可意大利的超跑法拉利,帕加尼,兰博基尼,阿尔法罗蜜欧,布隆迪,马莎拉蒂这几大名牌价值可都在德国货之上,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人还点名要我们援助他们意大利产的防织机械。同时意大利还是老牌的军工强国,全世界第一枝冲锋枪就是意大利人造的,全世界第一枚鱼雷“白头鱼雷"就诞生在意大利,"伯莱达”手枪和冲锋枪也是世界名枪,至今还被美国所采用,今天的意大利在军事工业和造船,航空产业方面更是把德国甩出了几条街!
而意大利另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周边除了法国之外都没有什么地区性的强国,而被一战拖得奄奄一息的法国在二战爆发前被德国吓破了胆,自保尚且不及,哪还顾得上威胁他国?事实上,在后来的西线战役中,意大利趁着德国对英法大打出手之机,还扑上去狠狠咬了英法各一口。至于东部的其它邻国,如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国,至今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被墨索里尼一上台就视为盘中餐。当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时,西方国家一片沉默,还只有墨索里尼陈兵边界,严厉警告,德国还是通过外交途径才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而且墨索里尼在法西斯理论方面还是希特勒的老师,德国纳粹党当年还派人观摩过意大利黑杉党向罗马进军的运动,可以说德意两国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是天然的盟友关系,整个欧洲还有谁敢动意大利?
希特勒敢于发动二战的前提就是将意大利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因为德国的命门_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大油田就在意大利边上,一旦南欧唯一的强国意大利倒向了同盟国一边,德国数万个发动机就转不起来了。而且由于德国海军的先天不足,轴心国的地中海制海权还要指望意大利。所以希特勒不仅不敢动墨索里尼,在他为了恢复古罗马的荣光而出兵巴尔干半岛受挫时,还不惜停下箭在弦上的“巴巴罗萨"计划来帮他收拾残局,当意军在北非撑不住劲时,还要从东线部队中抽调物资组成非洲军团,飘洋过海地去帮意大利人打仗,这一切都是为了南翼油路的安全!
甚至在墨索里尼失去权力被监禁后,希特勒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要派出伞兵把他救出来,并为他组织傀儡政权。意大利对第三帝国太重要了,希特勒需要意大利拖住在西西里登陆的英美联军,为此不惜在东线库尔斯克会战正酣时,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主力武装党卫队第二装甲军昼夜不停地赶赴意大利,直到德国投降时,该地区的德军还未完全停止战斗。
|
1916年意大利为什么对德国宣战?
因为1915年4月,意大利在罗马同前来谈判的协约国代表签订了秘密的《伦敦条约》,条约规定:意大利将获得规定的领土,包括伊斯特拉、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蒂罗尔、的里雅斯特和希腊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群岛,同时,还规定了意大利拥有扩大其非洲殖民地以及瓜分奥匈帝国的权利。从条约看,意大利的背叛,确实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所以1916年8月28日战争的形势完全倒向协约国,意大利一看,打顺风旗的机会又来了,开始对德国宣战。
二战时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的联盟叫什么名字?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後,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意大利为什么谁都打不过?
【读史君说】在很多人看来,二战中的意大利就是一个近乎搞笑的存在,打仗不行,耍心眼也不行,最后还白白留下了那么多段子。但其实,这全是意大利有意无意给世人留下的假象罢了。
论账面实力,意大利也配拥有姓名二战前,意大利陆军共有77个师,光看人数在欧洲就算不是头牌,也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另外,陆军装备了1200多辆坦克,在20世纪40年代,机械化能力也还是有的。
不过,就像墨索里尼说的,意大利真正依靠的不是陆军,而是海空军。意大利海军拥有大小战舰250多艘,其中包括4艘四万吨级的战列舰,以及7艘万吨级的巡洋舰。只计算吨位的话,足以在地中海吊打英法海军了。空军方面,更是拥有2000多架战机,其中部分飞机在二战初期还算是个“狠角色”。
论国家体量,既消耗不起,也补不了缺单纯从数字看,意大利的军事装备一点也不差,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首先,陆军77个师里面,真正满编的只有不到20个师,而看似庞大的装甲部队,却大部分都是老旧型号,跑得慢不说,自身防护还差的要命。
其次,尽管自从墨索里尼上台后,开始大力发展海空军,甚至把海空军塑造成了意大利的“精英”群体。但实质上,正因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化”,把海空军变成了升官发财的工具,军队战斗力一直得不到提升。
第三,与日本相似,意大利严重缺乏资源,特别是战争所必须的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意大利要么是产量极低,要么压根就不产,严重依赖外部提供。这就决定了它在战争中的持久性,以及抗压性极差,完全承受不了高强度持久战争的消耗。
决策层瞎指挥,军队始终不知道为何而战和德国一样,墨索里尼也是个热衷插手军事的元首。但又与德国不同的是,他的身边极度缺少像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这样既有战略谋划思维、又有战术执行能力的卓越将领。所以,意大利的高层,本质上就是墨索里尼的一言堂。
尤为重要的是,希特勒利用一战后德国的国家困境,大推“纳粹主义”,从形式上到内容上统一了全德国的思想和意识。但是意大利本身还算是一战的既得利益者,国家自身其实是没有适合“纳粹”生存的土壤的。
这就导致意大利就算参加了二战,但是从国民到军队,始终不明白参与这场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没有目标的战争,也从侧面导致了意大利在实战中,种种“战五渣”的表现。
结语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参与一场战争,尽管可能由于统治阶级的意愿开始,但最终能支持下去的,除了这个国家本身的资源储备,也就是所谓的战争潜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是否能够符合人民的利益与期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