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股灾真的来了吗,千股跌停的股灾有多惨?
今天A股暴跌151个点,指数的暴跌又让大家回想到千股跌停的行情,千股跌停的股灾有多惨呢?
相信经历过2015年股灾3.0版的投资者就知道千股跌停有多惨了,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惨不忍睹”,体现以下几点:
连续8个跌停板
大部分股票出现连续8个跌停板的,还是在2015年股灾1.0版的时候,要么不跌,一跌就是跌停板。
部分股票每天直接开板就是跌停,根本连出逃的机会都没有,哪个时候千股跌停是正常的事。
千股停牌
千股停牌,千股涨停,千股跌停都是发生在股灾2.0版的时候,由于经过1.0版后的杀跌,很多股票已经腰斩的跌幅了。
在股灾2.0版后,很多上市公司股票继续暴跌的话,就会出现爆仓风险,这个时候很多公司随便出路由申请停牌,回避继续暴跌的风险。
17分钟收市下班
见证A股历史只交易15分钟已经跌5%了,复盘后2分钟直接跌到7%,熔断机制生效,全天收市停牌。
只用了17分钟大盘认定为跌停了,出现1000多家股票跌停,整个盘面一地鸡毛,无一幸免。
回顾千股跌停的行情,记忆犹新,千股跌停的股灾到底有多惨,确实无法形容,只能说惨不忍睹,资产大幅缩水,股市怀疑人生。
基金目前亏损12万?
1、对于规模几千万主动性的基金,应该及时割肉卖出
基金 规模太少,基金管理费就少,基金公司就几乎不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在管理该基金产品上,因此获得超额收益率可能性很低; 2、对于长期业绩垫底的基金,应该及时割肉卖出 我们可以观察基金的近3年或近5年的区间收益率及区间排名,对于长期排名靠后的基金,可能是投资经理的投资能力有问题。比如如下图所示基金,该基金业绩几乎每个周期是垫底,此类基金应该要及时卖出。继续持有该基金可能长期不回本,甚至有可能产生较大亏损。3、对于长期业绩表现优秀或者良好的基金,应该继续持有或者加仓摊低成本。可以设置每周或每月定投,即投资者设置每日买入金额、买入时间,自动买入的投资策略。如下图所示,该基金也会在大盘下跌的时候出现回撤,但是当反弹的时候,又不断创新高,这样的基金就该继续持有或者果断加仓。4、普通投资者买基金要在整体市场比较低估的时候入场,,首先就是要买的便宜,最好在整体市场比较低估的时候去买基金。比如2022年9月24日市场整体比较低估,可以介入投资。问一下有人在股市里的真赚到过钱吗?
有句话说得好,股市定律是八亏一平一盈,我认为这是中国股市最真实的写照,说明了股市的残酷性,也说明了炒股是少数人赚钱的游戏。那么股市真的有人赚钱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存在即合理,如果没有任何人赚钱,那么股市早就不存在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那赚钱的少数,那么到底怎么才能成为少数呢?我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心态+执行力,应该是能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
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呢?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没有绝对准确胜率100%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里我分享我的一个交易案例,2021年11月16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格力电器将以21.9亿元受让盾安精工所持盾安环境29.48%股权,同时以8.1亿元现金认购盾安环境非公开发行股份。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盾安环境38.78%股权,后者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看到这则消息,我觉得是利好,我立即去看盾安环境的K线图,发现盾安环境的股价在10元以下,属于低价股,K线图正处于平台突破不久的位置,现在又有格力电器这么大一个金主入主,我猜测后市肯定会有短线资金过来炒作一波,所以果断入手,后面的走势果然没让我失望,盾安环境来了一波主升浪,短短14个交易日,股价从8元直接干到16.32元,跟着主力吃了一口大肉。
说到心态,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会怀有一种心情和态度去面对,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和效果。那么具体到炒股这件事,我们要抱有怎样的心态呢?我觉得我们要善于做好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受任何干扰,更不要人云亦云,而是做好充分独立分析,耐心等待进场时机,执行自己的操盘纪律,克服人性。同时还要怀着一份空杯心态持续学习,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如此,方能有所顿悟……
众所周知,执行力非常重要,股市行情瞬息万变,没有建立自己严格的执行力,一切等于枉然。股市亏钱最多的逻辑是什么,那就是盈利不走,亏损死扛。那么如何练就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执行力呢?我这里总结几点:一是严格做好复盘,每天收盘后留出半小时到1小时,看看自己关注的股票,或者涨幅榜的股票,或者跌幅榜的股票,涨的逻辑和原因是什么,跌的逻辑和原因又是什么。二是长期持之以恒观察总结市场,买股前做好充分分析,耐心等待入场时机,同时做好交易纪录,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三是买了一支股票之后,必须要设置好止损止盈点,并严格执行,趋势走坏的票坚决出场,不和股票谈恋爱。 四是千万不可追涨杀跌,不可追高,连续上涨高位不追,市场永远是涨出风险,跌出机会。
从某种方面说,股市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自己的操盘记录,做好交易计划,回顾交易经验教训,并严格练就执行力,定能有所收获!最后祝广大股友天天牛市,股市长虹!
买基金你们都亏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能是最近大家谈论得最多的问题,基民们从春节前喜气洋洋地晒收益到节后肝肠寸断地晒亏损,可谓是天上地下,换了人间。
下面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周围的基民亏钱情况,因为多多少少和我有点关系,在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的时候,他们常不自觉地把我这个老基民当作救命草,来寻求安慰、寻求帮助。
我90后的女儿,去年总共买了3000元基金,之前几个月才盈利400多,可是节后一天最高就跌去150多,现在她具体亏多少,也不和我说了。想当初,第一次买1000元的基金,跌了20元,就心肝疼,天天在我面前碎碎念,而现在居然缄口不言了,想必是跌懵了,心如止水了?
我读高一的外甥女,节后第四个交易日用2000元压岁钱急匆匆地入场了,以为能抄个大底,结果抄在半山腰上,现在亏损了200多元,小心脏承受不住了,逼着我补亏空,因为我答应过她,盈了算她的,亏了算我的。
我的闺蜜,去年五月份开始买基金,之后改为一个月定投4000,春节前总共盈利1.7万,喜上眉梢过了一个年,然后就一直愁眉不展到现在,因为半个多月的交易日,她的收益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现在已经跌成“负婆”了。
我的同事,一个从未有过任何投资经验的人,节前进的场,10个交易日挣了1千。春节第一天虽然大跌,但他倒是听了我的劝告,全部赎回,实际盈利800,很满意。但在接下来连续大跌三个交易日后,他自己又杀回去了,以为能抄底,结果把自己的底裤搭进去了。
我还有一个同事,2018年10月,我让她开始每月定投1500的,在元旦前她盈利50%多时,我让她全部清仓,她照办了,但春节前一顿猛涨,我开始还挺内疚让她跑早了,不过春节后,我和她都一直在庆幸,少了10多个点的大涨,却免了20多个点的大跌。
我还一个好朋友,虽然春节前听我的建议开始止盈,但没想到他只赎回了一半,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是,万一春节后继续大涨,不至于踏空,如果大跌,我赎回来的部分还能补仓。结果是之前的盈利全部回吐,补仓的子弹也全部打光,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到各个基金评论区找段子疗伤。
再说说我自己,虽然在春节第一天赎回了大半,但剩下的几支小份额的基金没有赎回,定投也没有终止,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皮外伤也磕碜,虽然2021年全年才亏损0.11%,但一月份的盈利回吐了,等于里里外外损失了1万多。
其实这次基金回调的风险我早有预感,但这么股灾性地一跌到底,我的内心也是炸裂的。当然我还得打起精神来应对同事好友求助我的选择题:卧倒?清仓?还是补仓?
那我在这里就统一回复了:先卧倒,然后静待跌不动的时候补仓,同时定投不变。
这里唯一的弃选项就是清仓割肉。理由如下:
第一,投资基金的基本原则就是长期持有,在三、五年持有的大周期内,这半个月、一个月的大起大落又何足道也?参看经历过07年、15年的股灾、16年的熔断、18年的大熊、19年的震荡,哪一次基金还不是最后绝地反击,王者凯旋?
第二,所谓危机危机,不就是”危“中有“机”吗?你敢肯定这一次跌出来的不是黄金坑?你若低点清仓走人,很可能就会错过哪天悄然拉起。比如2020年2、3月份,因为疫情,股市和基金也是一度冰点,如果你那时吓跑了,那么后来的大涨你一样会完美错过。正如打牌,只要不离开牌桌,你总是有翻本的机会的。
举个炒股的例子吧,我曾经拥有过华天科技,在它跌到5元的时候,我割了,后来涨到15元的时候,我被周围人一鼓噪又进了,结果现在落到12元多,我又面临着割不割的问题。早知如此,还不如5元的时候踏踏实实持股待涨。
总之,投资不是投机,投资总是有风险的,这次大跌算是给追涨杀跌、缺乏耐心的新基民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血泪课程。我曾经说过,没有经历过大涨大跌的基民和股民都不是成熟的投资者。还是以打麻将为例,当手气不好时,恐慌、焦虑对你扭转颓势无济于事,唯有冷静、放松、自信,你才能绝处逢生,笑到最后。
希望我们携手度过这段至暗时刻,尽早迎来一个基民的高光时刻:天天高调晒收益!
今年的股市会进入牛市吗?
【经济持续复苏、股市牛势不可挡】
7 月 31 日统计局公布最新中国采购经理指数,7 月制造业 PMI 录得 51.1%,较前值增长 0.2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 PMI 录得 54.2%,较前值下降 0.2 百分点。
从PMI数据分类项来看,我们看到7月分的数据,基本都好于6月,在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方面,改善还很明显。其他项目也是持续修复,虽然受到 7 月的洪灾影响,建筑施工有所受阻,但地产销售有所上升。螺纹钢需求同比+0.7%,较上月下降 8%;水泥开工率同比-5.4%,较上月下降 10%。部分未受天气影响的区域基建工程施工热情仍然持续,西北和华北水泥开工率同比增速维持在10%。工程机械销售订单增速保持在同比 50%增长以上。
PMI 指数连续 5 个月处于荣枯分水线之上毫无疑问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表明需求确在有效复苏。另外从供给层面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 5 月和 6 月同比已经转正,而且 6 月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11.5%),显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苏力道非常强,也能继续支撑制造业的表现,PPI 将会继续抬升。未来政策将对中小企业给出持续的扶持。业绩向好,应该有足够的预期。从整体宏观环境上,目前的态势继续保持,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有希望继续回升至 4%以上。
经济不好,A股表现很差。投资能赚到钱吗,海通证券做了个数据分析,就拿沪深300举例,你在绝大多数年份的年底,买入沪深300,一直拿到现在,基本上都可以获得年化5%-10%的收益。这个收益水平肯定要明显好于债券,只有2007年是负数,也就是说在2007年底买入,拿到现在也是负收益。因为2007年底的时候,沪指将近4800点。所以位置太高了。
这也就告诉我们,其实你只要在一个并不那么高估的位置,一直持有指数。站在一个长周期的角度上去考虑,肯定要比买入任何的其他资产都划算。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长短期悖论,短期现金最安全,股市最危险,长期,反而是股市最安全,现金最危险。
如果我们能赶上一波行情的底部,比如2018年,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人生难得几只熊。那时候你买进去,拿到现在年化回报已经超过了25%了,去年底买也依然会有很高的收益。所以指数投资是最简单的白捡钱的机会,因为你几乎不用担心任何非系统性风险。只要记住了低点敢买,熊市敢买,一定收获满满。既不用算估值,也不用去考虑什么基本面。纯属就是傻瓜式投资。再加上我们的定投策略。更是让风险几乎完全消失了。现在你想想2018年,当时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不敢买?
刚才也说了,我们的GDP,估计三季度就在4%以上,年底基本就恢复到去年水平。明年应该回到7%,那么上市公司利润增速,保守估计也应该回到7%,当前沪深300估值处于中位数附近,海通证券做了三个测算,悲观的情况,是股市跌到历史分位数30%以下,中性就是维持现在估值分为50%的水平,乐观是上升到70%的分位数,分别得到了三个结果,最悲观的情况是,你现在买入持有指数一年,亏掉5%。但持有5年以上,基本年化会回到5%以上。跑赢债券。而中性就不说了,基本每年7%-10%的收益,乐观情况那么就是一年回报超过20%。5年回报也超越12%。所以这就告诉你,无论什么情况拿5年,再不济也是很赚钱的。
再看周期,稍微有点纠结,经济周期是复苏,有利于创业板,而信用周期是双宽,有利于大盘股,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大小盘交替上升。未来转动的方向看,债券熊,股市牛,商品牛是确定的,但股市中到底谁涨的更多,这个还要再看。从风格周期上来看,我们更倾向于中小创。
所以结论,现在怎么着都不是一个悲观的时刻,现在投资股市,未来的胜率依然非常高。认真学习,坚定持有。投资其实完全可以躺赚收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